早在2011年,河间市对辖区内驴肉制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质量安全专项整治。这次驴肉制品整治,按照“五个一批”(关闭取缔一批,停产整顿一批,改造提升一批,整合重组一批,派监督员入驻企业监控一批)的要求,严厉查处和打击食品生产违法违规行为,对有加工驴肉制品没有获证的加工单位一律停产整顿。
时村乡生产“假驴肉”的黑作坊老板阿南(化名)说,自己的黑作坊在城北的民房,没有营业执照及其他相关手续。每天可以煮三次,一次煮1500斤肉,一次耗时四个半小时。煮完肉,他会把肉运回到时村的家里,并不在生产地点存货。
《脱贫攻坚|山东易地扶贫搬迁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》多家黑作坊还找来厢式货车,专门往北京发“假驴肉”,送货上门。每天,厢式货车先是前往河间多个乡镇,途经多处固定地点上货,将“驴肉”装满后,整车开到北京南六环外的一处市场院内,再由其他大面包车将“驴肉”分装拉走,送往驴肉火烧店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