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动客户端

|

官方微信

|

官方微博

|
借调借调,借而不调!警惕基层随意性借调常态化
时间:2025-11-22 17:4:22来源:法治日报责任编辑:郭炬

职业打假人大量出现后,法院接收的案件激增,他们将法院作为一种工具,浪费了大量的法律资源。“职业打假人的目的就是为了牟利,很多起诉着重于能打赢和成本小、风险小,而非惩治不良商家。这就导致大量案件着眼于商品标签问题、专利号问题之类的瑕疵,而非对老百姓意义更大的质量问题。”

2018年1月4日,南京宣布,允许研究生以上学历及40岁以下的本科学历人才,以及持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技术、技能型人才先落户再就业。

《借调借调,借而不调!警惕基层随意性借调常态化》2017年11月8日,河南修武县法院作出一审判决:郭五妮犯利用影响力受贿罪,获刑3年,并处罚金20万元。事后,郭五妮提出上诉,称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,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内疚和忏悔,愿意退出全部赃款,请求从轻处罚。

相关报道
分享到:
  • 酒泉发射中心年度发射任务收官 正备战空间站任务
  • 延迟退休会让年轻人就业更难吗?专家:影响有限
  • 5年后自动驾驶有望在我国部分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
  • 1500余人侵犯涉疫公民个人信息被罚 公安部发提醒
  • 市场监管总局:加强网上销售消费品召回监管
  • 年度汉字看台海 民进党当局“不能说的秘密”
  • 国台办:2020年是对台工作极不平凡的一年
  • 年夜饭预订旺,商家鼓励消费者自提,回家吃!
  • 白俄罗斯开始大规模接种俄制“卫星V”新冠疫苗
  • 婚姻家庭、遗产继承…最高法发布民法典司法解释
  • 上海发出寒潮预警:郊区最低温可至零下8摄氏度
  •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网站编辑部信箱:changanwang@126.com | 招聘启事

    Copyright 2015 www.chinapeace.gov.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-1 中国长安网 ? 2017版权所有